发布时间:2023-02-10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海洋团队成功研发出1种高通量呼出气体检测的新技术和新装备,相干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分析化学》上。
中科院研发高通量呼出气体2、示值精度: 1%检测的新技术和新装备
呼出气体的分析和检测,作为1种新型的临床辅助诊断手段,在医疗诊断领域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人体新陈代谢的部份产物由血液运送至肺部,在肺泡通过气体交换出现在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反应了机体的代谢和病理状态,1些物资乃至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如:丙酮是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最近几年来,在气道慢性炎症、肺癌、肝硬化、乳腺癌等疾病中,利用呼出气体检测来寻觅特异性标志物的研究愈来愈多。
李海洋团队利用高气压下的真空紫外灯光电离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PI-TOFMS)分析人体呼出气,在1分钟的采样时间内,实现了对人体呼出气中丙酮、乙醇、乙酸等物资的特殊化和创新性方向发展高灵敏检测,这在污染暴露分析、职业病防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利用前景。
相对其他呼出气检测方法,该技术的大优势在于:受湿度干扰小,特别是针对相对湿度高达100的呼出气检测这1大难点,成功消除各种除湿方法会造成衡量待测物损失的不足。
呼出气体检测具有非侵入性、无损伤、取样方便、可连续采样等优势,是分析化学和医学领域的新课题,仍需探索更多更新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HPPI-T但存在本钱高、周期长、效力低等缺点OFMS利用于人体呼出气分析,简单、快速、无需任何前处理,有望成为1种高通量的疾病筛查工具。
友情链接
LINKS